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时尚
  • 百科
  • 综合
  • 探索
  • 休闲
  • 焦点
  • 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中国驯鹿之乡”启动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中国驯鹿之乡”启动

    发布时间:2025-11-10 04:09:17 来源:成都浪漫樱花丝足会所 作者:时尚

      中新社呼伦贝尔11月7日电 (记者 张玮)2025—2026内蒙古自治区冰雪旅游季7日在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启动。内蒙一大早,古冰万名中外游客赶往中国极冷之地共赴一场浪漫的雪旅驯鹿冰雪之约。

      根河市因历史最低气温达-58℃而被称为“中国冷极”,游季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之乡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自300多年前从贝加尔湖附近的勒拿河畔俄罗克屯迁至额尔古纳河流域,世代靠饲养驯鹿为生,启动是内蒙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

    11月7日,古冰内蒙古呼伦贝尔,雪旅驯鹿来自芬兰的游季商贩罗莎(左一)向鄂温克族民众介绍萨米人用鹿皮制作的鼓。 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冰雪季以“敖鲁古雅的中国之乡神话”“冷极村的年话”为主线,组织的启动北欧萨米电影展、驯鹿选美大赛、内蒙鄂温克使鹿部落传统婚礼等特色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古冰

      当日,雪旅驯鹿驯鹿选美大赛被“围观”,鄂温克使鹿人牵着自家体型健硕、鹿角优美、皮毛光滑的“萌宠”一展风采。

      来自芬兰的商贩罗莎在赛后轻轻抚摸着驯鹿说:“它和我家的鹿长得太像了。在芬兰,我们萨米人养着20万头驯鹿,感谢这次来中国的机会,能让我与这里的养鹿人交流驯鹿文化。”

    11月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驯鹿选美大赛上评选出“鹿王”(右)。 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在中国仅有1300余头驯鹿生活在敖鲁古雅。为保护和延续敖鲁古雅使鹿文化,同时壮大中国驯鹿种群数量,2017年起,根河市森工公司陆续引进100余头芬兰驯鹿,并成功与当地驯鹿诞下“混血宝宝”。

      “我家现在有几头‘混血宝宝’,今年已经3岁了。”从小与驯鹿为伴的鄂温克使鹿人古革军介绍,“2003年,我们生态移民下山,放下猎枪发展旅游业,但依然养着驯鹿。”

      “游客们可以跟我们体验养驯鹿、喝鹿奶、吃鹿奶列巴,做一天鄂温克人。”古革军家养着80头驯鹿,“如今,驯鹿文化不再只属于部落了,我们正在积极参与泛北极圈文化研究,与蒙古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等事宜。”(完)

    • 上一篇: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
    • 下一篇:中国国防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相关文章

      • 两岸青年合作共创短视频 互学互鉴促交流
      • 专访张新成:人生没有回头路,活着体验才有更多可能
      •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
      • 意大利一华人险些遭抢劫 华媒提醒侨胞提高警惕
      • 一张罚单折射资本市场三大变革
      • AI时代,互联网要变得“会思考”
      • 【民生调查局】礼盒月饼普降价,散装月饼“冲上天”
      • (投资中国)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以技术创新深耕中国市场
      • 日本首都圈近海发生5级地震 东京等地有震感
      • (投资中国)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核心装置首批产品启动生产

        随便看看

      • 通河松花江特大桥防撞设施安装工作圆满完成
      • 调查:美国中期选举前亚裔最关注医疗和经济问题
      • 甘肃为民族地区与国际市场“牵线搭桥”
      • 文化观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赋能区域“繁荣与生计”?
      • 天津海关“胰岛素通关快线”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珍贵文物再现古代纹饰之美
      • 十四载爱心接力 天津大学郑东爱心社再赴天祝一中捐资助学
      • 东盟文化艺术创作季(第六季)国际展在厦门开幕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接受审查调查
      • 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远离高风险地区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中国驯鹿之乡”启动,成都浪漫樱花丝足会所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